中國滑雪場80%是小型滑雪場 規模越大盈利越難

  雖然,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使得中國冰雪產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但是國內滑雪場盈利情況并不樂觀,大部分滑雪場還處于不斷投入的階段。由于國內滑雪消費還處于起步階段,甚至很少有滑雪場可以靠滑雪一個項目掙錢。業內人士對滑雪場盈利狀態總結為:越大越難盈利。

  目前,全球共有約6000個滑雪場,其中,美國有840個,日本有滑雪場827個,中國則擁有437個滑雪場,其中350個為小型滑雪場,占80%。中國滑雪場主要依托東北山地資源而建立,集中在東三省。北京、河北,甚至長三角等地的市郊區域也有一批以服務當地游客為主的中小型滑雪場,但高水準的滑雪場屈指可數。

  小型滑雪場較易實現盈利的原因是:借鑒北方滑雪場初期“投入小、回收快”的開發模式,初始投入成本低,如果順利,第一年就能夠收回成本。但從長期來看,這種模式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質量增長)的滑雪需求。

  大型滑雪場難以盈利主要是因為初期投入成本大(高質量的雪道、索道、設備以及配套地產和娛樂設施),如長白山萬達滑雪旅游度假區,整體投入成本在150-200億左右。但從長期來看,這類模式有可能最終實現“滑雪場微利、旅游度假地產和相關配套娛樂盈利”的結果。北京作為目前國內較為成熟的滑雪市場,滑雪場一半虧損,一半實現微利或盈虧平衡。

  從國際經驗來看,以滑雪為主要吸引點的綜合旅游度假社區是滑雪場做大做強的主要商業模式。例如,歐美地區大型滑雪度假區占比較高,收入通常包括門票纜車等直接收入,餐飲酒店等間接收入,以及房地產等其他收入,房地產甚至可能占到總收入的30%以上。比如美國的VailResorts(NYSE:MTN),VailResorts的運營業務分為山地旅游、住宿和房地產三部分。其中纜車、零售/租賃為直接收入,占總營收的53%;餐飲、滑雪學校、住宿等為間接收入,占總營收的43%;房地產收入占總營收的4%。

  由于此類模式的特點是投資門檻較高,且投資回報期很長,有分析機構認為:地產開發商將會在未來成為滑雪度假市場的主要競爭者;民營企業運營的單一中小滑雪場將很難持續地保持競爭力。

內容轉自:作者: 遠志    來源: 戶外資料網 

先锋影音AV毛片资源专区